
困住一个女人的,从来不是年龄和身份,而是格局和观念。我们每个年纪,都是恰到好处的自己。
——兹心
这一两年来,董卿刷屏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
说起董卿,大家想到的第一个词,早已不是“央视一姐”,而是“三次下跪采访老翻译家”。
是“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最重要的,诗词为心。”
银幕上,从来缺的不是美貌,不是富有,不是聪明,也不是情商。
但为什么偏偏是董卿,这个论美貌并非倾国倾城,论富有也非甲于一方的女子,能得到众口一词的赞美?
因为她,是一个有格局的女人。
这个社会里,女人太容易在“女孩子,别那么拼”的劝说中,在某个男人“我将护你一辈子”的甜蜜承诺中,囿于护肤、化妆、孩子和公婆。
但也有董卿这样的优秀女性,向我们证明,一个胸怀广阔的女子,能做得多优秀,走得有多远。
你的格局有多大
视野就有多宽广
什么是格局?
\n知乎优秀答主采铜说,一个人的格局就是在他思考问题的时候,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世界的宽度。所以,一个人的气度和胸襟,与他的视野是否广阔有着莫大的关系。
\n要有广阔的视野,莫过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n这个道理,在董卿身上得到了深刻的验证。
\n2014年的董卿,正处于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节。
\n\n
那时候的她,已经连续主持了10年春晚,连续8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连续7年被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前三甲。
\n太多人抢着叫她“董老师”“卿姐”,太多人抢着求她:“你来吧,这个节目需要你。”
\n但她的心中,隐隐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你现在做的一切,是循着套路,还是因为激情和热爱?”“你敢不敢停下来,停下手里的一切,重新开始?”
\n痛定思痛之后,她真的停下来,把过去的一切清零,开拓新的自己。
\n她向央视台里办了手续,停下了手里所有的工作,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了美国的南加州大学进修。
\n一次次地失望到绝望后,凤凰涅槃,化蛹为蝶。
\n\n
她深深地明白了,不让自己情绪化的重要性。与其犯愁,咬牙切齿,不如实际地做点事。什么事情想清楚之后,付诸行动才是重要的。
\n当一个人勇敢地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区,她的面前,就是海阔天空。
\n能坚持的人
\n全世界都会为她让路
\n格局,也是一个人的胸襟。
\n一个人只有心怀广阔,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一个人只有心向远方,才敢风雨兼程;回头一望,才知道自己已经走了有多远。
\n董卿曾说:“这两年,我哭的次数比我过去十年加起来还要多。”她说的“这两年”,正是《朗读者》诞生的过程。
\n从《朗读者》起,她的身份不再只是一个单纯台前发光发亮的主持人。她开始承担起制作人的角色。
\n\n
《朗读者》录制完成,并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一时之间刷爆各大社交网络,第一期就在豆瓣上拿到9.3分的高分评论。不少重量级嘉宾,在演播室里掉了眼泪;也有太多观众在电视机前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n\n
世界就是这么公平,不管你是男是女,你只有足够坚强,才能抵达心之所向。
\n“如果你真心想做好一件事,整个宇宙都会为你让步。”
\n有格局的人
\n能让他人将真心交付
\n格,就是指人格;局,就是指气度和胸怀。
\n功名利禄并不等于格局宽广,格局大的人,自在平和,心胸宽广,能够体察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受人尊敬,自在欢喜。
\n董卿可谓是谦逊平和的典范。
\n前段时间她刷爆社交网络的“三次下跪”,在采访知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时,为了照顾轮椅上的老人,她选择跪下,侧耳倾听老人的言语,怀着恭敬与他对视。一举一动,让人如沐春风。
\n\n
你真心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将真心交付与你。
\n\n
尊重,有时候还体现在沉默里。
\n在《朗读者》的录制中,有一次采访徐静蕾。提到奶奶,徐静蕾有些哽咽,快说不下去了。如果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主持人,也许会在这时候追问她。
\n但是,董卿却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她,满眼的关切和理解。
\n这便是有大格局的人,从不骄傲自满,也不固步自封。心灵在高处,方能俯瞰天地;视野不囿于当下,才能海纳百川。
\n身为女子,你对生命的体验可以更加复杂而深刻。生命的宽度和广度,自此得到扩展。
\n所以,身为女人,更要有格局。
\n像董卿这样,走出舒适区,坚持初心,不计较鸡毛蒜皮,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清丽出尘,劐然开朗。
\n\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