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instagram”,为你搬运更多美图
蝉主前段时间看辣鸡美剧《疑犯追踪》时,一直对里面描述的那种电脑天才深感怀疑,十几岁就会编程,二十出头就自己开公司,三十多岁就人生圆满你们还让不让人活?本来以为现实里不会有这种人,但这个天才boy的存在让蝉主承认,我这智商只适合捉鸡。
亚伦·斯沃茨
Aaron Swartz
生于1986年的亚伦在两三岁时就能看书、玩电脑,懂的知识超多,还会对着电脑说话,
但他并不是精神分裂,也没有成长为一个网瘾少年。维基百科诞生前5年,亚伦在家建立了一个类似的信息分享网站“the Info”。老师说,你不能让普通人来任意编写词条,这是学者应该做的事。
凭借这些小项目的经验,亚伦得到参与创建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机会。团队跟他合作了一年后,发现他从不在当面的会议和交流上露面,在同事们的一再追问下,亚伦才说出自己不参加的原因:
真的不是因为长胖了吗?
15岁时,亚伦又参与构建了知识共享(CC),至今Flickr、维基共享资源等网站依然在使用这种授权方式。
CC,即Creative Commons:一种保留原创者部分权利的创作授权方式。主要宗旨是增加创意作品的流通可及性,作为其他人据以创作及共享的基础,并寻找适当的法律以确保上述理念。
那时已经开始受邀参加各种科技大会
所以,17岁考入斯坦福大学一定是亚伦人生中最无法体现智商的经历。
但他从小就不喜欢上学,他对权威又片面的老师不满意,对学校教育不满意,对整个教育体系和从这种体系里出来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不满意,他开始质疑政府,质疑社会机制。
入学一年后亚伦就辍学了,跟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Reddit网站,它自称互联网的首页,是第一个真正的极客聚集区。创建网站对于亚伦来说真是毫不费劲哦。
蝉主觉得Reddit有点像国内的天涯
现在的Reddit也仍然是国外最著名的新闻社交网站,每月拥有1.6亿的浏览量。但亚伦·斯沃茨在第二年就把Reddit出售给了某壕公司,这个19岁的少年轻轻松松就成了百万富翁。
来到壕公司打工的亚伦却发现,这是一个除了钱什么情怀梦想都没有的公司,同时他也察觉到自己无法为商业和利益而工作,因为他的目标是改变世界。
然而他不满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不满意他。
亚伦的偶像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者Tim Berners-Lee,这人手握20世纪最值钱的发明,却把它免费贡献了出来。
万维网之父Tim Berners-Lee
因此亚伦从小的追求就是“资源共享”,他的每一个项目也都践行着这个观点:“the Info”鼓励大家将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分享,RSS将所有的网页信息整合起来,CC则一反“权限文化”,减少了版权对作品可传播性的限制——但这些都还不够,亚伦要做更惊天动地的事。
你想破头都想不到
2008年,21岁的亚伦从PACER数据库下载了近两千万页美国联邦法院的文件,并在网站上免费共享给没钱获取这些资料的人。
这回他算是摊上事儿了。要知道PACER可是美国法院行政办公室的小弟,而亚伦分享出去的这些文件都是平时要给钱才能看的。
但亚伦认为,公众不能接触公共资料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些文件本来就属于公众,且不受版权法保护。而PACER自己规定下载一页文件要收8美分,因此每年盈利高达一百多万美元,这tm才是非法的吧?!
亚伦这么理直气壮,FBI也只能调查他两个月后无罪撤案。
嘻嘻小样
但亚伦没想到的是,上面的人已经盯上了他。
2010年,亚伦又黑进了美国的期刊储存系统Jstore,“非法”下载了大量学术期刊文章。
FBI知道又是这个玩过他们的小子在搞鬼后,暗搓搓地把证据收集好才将他逮捕,这一次亚伦没那么幸运了,2011年,FBI对他进行了包括四项罪名在内的刑事指控。
亚伦为反对“网络盗版法案”公开演讲
整个极客黑客圈都炸了,他们认为亚伦根本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啊,没杀人没放火,为什么去了那么严重的刑事法庭?
《时代》将他评为2011年的年度人物:“抗议者”
蝉主回想起我写论文的时候,总是要去某些学术期刊网上搜论文资料,如果学校没给钱买就得自己花钱买,而这些钱并没有给研究成果的贡献者,相反你的论文想上个期刊说不定还得自己给钱,所以学术期刊真的是一个迷幻的系统,反正就是钱钱钱。
后来又将他和斯诺登、曼宁并列
亚伦被逮捕时还没把下载的期刊文献传出去。但不管怎样,FBI都不准备放过他,他们疯狂搜集对亚伦不利的证据。
一年后,亚伦在2012年9月最后一次出席了听证会,虽然他依然倔强不认罪,但FBI给他的罪名已经从4项增加到13项重罪,亚伦面临着百万美元的罚款和最高35年有期徒刑。
听证会后,这个曾经的少年百万富翁竟然因为多次的诉讼而面临破产。
但他仍然通过媒体向世界宣扬着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信息就是力量。但就像所有的力量,总有人想掌控它为自己所用。”
他甚至在斯诺登揭露网络监视之前,就已经开始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了
2012年底,亚伦放弃了最后一次认罪的机会。
2013年1月11日,他在自己的公寓里自杀身亡。
这个骄傲的天才不愿在监狱中度过自己的余生,而是选择自己结束短暂,传奇又超前的一生。
亚伦的死震惊了整个互联网,在麻省理工学院宣布对这宗自杀事件进行调查的几小时后,最大的黑客组织匿名者(Anonymous)黑掉了麻省理工的网站,
人群走到街上抗议、悼念,但什么也换不回亚伦·斯沃茨的生命,世界永远失去了一个可能带来改变的人。
就像亚伦的偶像Tim Berners-Lee对他的评价,“他的思维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大多数人”。
14年亚伦的纪录片《互联网之子》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映
科技发展迅猛,难以理解,所以总是让人恐惧。比如《超验骇客》中的人工智能体能够治愈一切疾病,使人高度进化,前提是要让人类进行近乎被控制的“互联”;亚伦·斯沃茨理想中的资源共享也许会损害原创者的部分利益,但却能让所有人都有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
德普在《超验骇客》中也是个亦正亦邪的科学家
《V字仇杀队》里所说,
“我们被教导要记住思想,而不是记住人。因为人可能失败,他可能会被捕,他会被杀死、被遗忘,但400年后,思想仍可改变世界。”
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就如同狭隘民族主义,只是一种圈地自嗨。最应该被记住的不是作者,也不是亚伦·斯沃茨,而是他们的思想。
当然,还是希望你们记住蝉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