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奢侈品市场却并未出现疲软的迹象,依然呈现蒸蒸日上的势头。仅在2018年,中国人就买走了7700亿元人民币的奢侈品。伴随着疯狂地“买买买”,目前中国奢侈品的总量正以每年4~5%的速度在增长。根据贝恩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闲置奢侈品存量高达8万亿元,并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对比国外的奢侈品市场存量和人群基数来看,中国的一级和二级市场量级更为宽广;但中国的二手奢侈品行业却迟迟没有迎来大爆发。与日本、美国成熟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拥有约25%的二手流通率相比,中国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只有2%-3%的二手流通率,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市场上已涌现出大批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但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
吴先生最近看上了一款Goyard(高雅德)包包,因为颜色比较稀有,国内一直处于断货的状态。吴先生在某二手电商平台发现了这款包包;卖家说是从新加坡买回来的,只背过几次,还将去新加坡的机票、购买收据、出入境记录和包包照片出示给了吴先生。看完卖家提供的照片和记录,吴先生便花费8500元购买了这款二手Goyard(高雅德)包包。
可是当吴先生收到货后发现,包包的做工和细节都有些粗糙,手感也和自己之前购买的正品Goyard(高雅德)包包有差别。吴先生将包包送到了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发现包包是假的。面对吴先生的质疑,卖家说:“包裹已经签收完了,签收完之后的事谁知道呢?”双方各执一词,找到了平台方。综合双方的材料,平台方认为:在此次事件中,卖家提供的证据更具有说服力,判定卖家没有过失。面对这样的结果,吴先生觉得平台的判定不公平。
吴先生的案例不仅仅是个例,在鱼目混杂的二手奢侈品交易环境中,交易双方维权都十分被动;并且国内二手奢侈品市场还存在着行业标准缺失、第三方鉴定不被认可、监管漏洞等问题,让许多新用户仍处于观望状态,不敢进场。
国内二手奢侈品市场发展虽势头迅猛,许多相关的电商平台如相继涌现;但大多数平台规模较小,鉴定困难,很难为交易双方提供有保障的交易环境。在国内二手奢侈品交易涌起的浪潮下,选择一个有保障的平台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头等要事。作为专业的二手奢侈品闲置交易平台,优奢易拍将持续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