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相”呈现在代“女相” | 周笔畅「月相 Lunar Phases」艺术展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14日 05:53    编辑:fashion    来源:网络 资讯 » 资讯

周笔畅「月相 Lunar Phases」 艺术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3-12.04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 Lab

周笔畅与UCCA Lab共同出品的“月相 Lunar Phases”艺术展,11月12日在北京798艺术园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式开幕, 来自艺术领域和时尚领域的名人和艺术家,以及霍思燕、谭卓、李亚鹏等知名艺人纷纷出席开幕庆典。 这是继举办个人摄影展后,周笔畅以出品人和联合创作人的身份投身艺术领域。 此次艺术展,周笔畅分别与梁琛、梁曼琪、刘诗园、苗颖、陶辉5位当代艺术家合作创作,通过对月亮“阴晴圆缺”这一自然规律的艺术化阐释,多维传递女性力量。

△ 开幕式现场

/ “LUNAR”系列作品艺术化延伸 各领域文化为不同群体赋能

从《LUNAR》专辑,到“LUNAR”巡演,周笔畅作为出品人和联合创作人,发起了“月相 Lunar Phases”艺术展览项目,对“LUNAR”主题下体现女性力量的系列作品进行艺术化延伸。周笔畅作为流行文化的时代符号,她的多元身份为展览联结不同领域的文化,将公众身份的观察和认知转化为对群体赋能的判断力。女性话题如何在不同媒介中产生层次分明的辐射,是“LUNAR”系列作品持续试验的。

△ 周笔畅在开幕式分享创作理念

在开幕式中,周笔畅与策展人尤洋及5位艺术家分享展览理念。每个空间都指向月亮的某一相位,并分别对应一种女性力量的隐喻。现场周笔畅表示:月亮与女性都是被赋予了感性的属性,作为女性借由月亮的丰富变化诠释女性深藏的汹涌力量,是非常有趣并有意义的,希望不同身份的观众透过“月相”展览可以解读出不同视角下的女性力量,以丰富女人表象之下所蕴含的生命力量。

策展人尤洋:

如此的规划指向了本次展览试图探讨的问题: 文化的建构是一个多重主体参与的,不断嬗变的过程。 如同90年代末的学者在发问,谁才是博物馆的主人,凭什么博物馆就代表了正确的知识?

流行文化产业或者艺术产业,既然都无法摆脱社会语境和行业规则对我们的塑造,那么主动去寻找类似的发问点,也就具备更高的墒能。 譬如: 代表着流行文化的歌手,在资本的景观积累和社交媒体的步障自蔽 下,我们如何去看待其作为创作主体的身份? 艺术家的工作在本质上与词曲创作者和表演者有何不同? 当作为创作者的歌手进入艺术系统,与之合作的艺术家身份也从观众听众转换成合作者, 这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是试探与交融,另一方面必然是不同文化视角差异对两个领域的受众给予了新的感受空间。

△ 周笔畅&尤洋

/ 【宏观空间到微观质地 “月相”可观、可听、可触】

基于“月相”这一展览线索,周笔畅掌镜拍摄真正的月相照片。 从城市上空的连环月轨到月球表面的特写,六张照片由远及近的呈现月亮在美学上的丰富想象力。 当镜头聚焦月球,女人仿佛在完成洞察自己的仪式,而“正视自己”这个动作与本次展览和周笔畅“LUNAR”系列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意志不谋而合。

△ 周笔畅月相主题照片

ROOM·1 夕月

《失语症(Aphasia)》

- 苗颖 / 周笔畅 -

《失语症(Aphasia)》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由于大脑特定区域的损害而引起的无法理解或语言表达的症状。失语症常有信口雌黄式的答非所问,时而精准时而偏差,近乎荒谬却又真诚天真。

作品中音乐歌词和朗读旁白的文本,来自于运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算法(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员完成)。该程序曾“阅读”大量的莎士比亚着作,并模仿莎士比亚的风格写作。同时,研究员让电脑深度学习了来自不同音乐人的大量欧美R&B情歌的歌词(45,000首),以及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 F. Skinner)的条件反射学术理论,生成了一种既通俗又艰涩的诗歌体。

歌词似乎在抒发缺少逻辑意识的感性的浪漫爱意,又在寻找条件反射行为理论中的理性元素,这又与计算科学的理性相呼应。周笔畅作为歌者的介入,采用计算机所生成的“仿生”文本创作了演唱旋律,并将其录制成同名歌曲《Aphasia/失语症》,生成了“周笔畅×AI.mp3”。当人机关系以最自然的方式融合为一件艺术作品时,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真实摩擦,映射出人与科技之间一体双面的关系。在音乐风格的选择上,歌曲刻意使用了当下主流的R&B旋律,呈现出隐喻的忧伤,似乎透露出求爱而不得的惆怅。

在作品的视觉部分,录像画面刻意呈现出低保真质感,体现了羊群与会模仿犬吠的放牧无人机之间近乎情人般的烂漫关系,这种低保真动物体和机体关系的互动再次加深了人文与科技关系的隐喻与思考。

作品《失语症(Aphasia)》截图

☾苗颖:我与笔笔的合作十分顺利,在提出这个概念之后,我向笔笔传达了我的需求,就是需要一首具有鲜明R&B风格的歌曲。我给到了笔笔一个基础旋律,笔笔则完成了演唱旋律的创作和演绎,词曲糅合的相当自然。

☾周笔畅:当时苗老师对我的演唱提出了“甜美”的要求,我觉得这对我很有难度哈哈哈。

ROOM·2 宵月

《我们共同的形象特别版》

- 陶辉 / 周笔畅 -

《我们共同的形象》选取了过去20年来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电视节目片段,作为作品背景循环播放。与此同时,演员们站在荧屏前,重现背景中呈现的属性:电视台新闻、电视剧、综艺等场景。在本次特别版的属性中,周笔畅选择具有个人职业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场景之一——2005年比赛期间表演《解脱》的片段,在《我们共同的形象特别版》作品中“魔幻”再现。

作品《我们共同的形象特别版》周笔畅片段

周笔畅将她在日常世界中存在的文化系统进行了片段式的演绎。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一个公众人物在两个时空里的不同画面影像,在曾经的自己面前以“陌生的普通人”出现并形成镜像;现实与虚拟叠加出一种认知上的误会,“共同的形象”即有了全新的内涵。

一方面她作为流行文化符号在各个身份节点上,将充满集体记忆的流行文化影像片段再现。另一方面,在拍摄属性上,周笔畅通过个人演绎表达心情与感悟。这种再重现的群体体验留给观众更大空间去判断和解读,使观众对这段集体记忆加以感受和理解。

☾陶辉:这个作品里有一个预设:没有成为偶像歌手的周笔畅会成为怎样的人,作品中我将笔笔设置为白领。笔笔有问过我为什么是“白领”,说实话我不知道,可能只是一种直觉,我预想她是一个有事业,也有情绪的完整形象,在“下班的白领”的场景中,是成立的。

我本来以为笔笔作为歌手是没办法很快进入演员状态的,预留了2小时的时间,结果一条就“过了”,过程不超过5分钟而已,我觉得她的领悟力和想象力都是特别高的。

ROOM·3 满月

《满月》

- 刘诗园 / 周笔畅 -

在《满月》中,刘诗园与周笔畅共同营造出一系列颜色与声音不断叠加的空间,并邀请观众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切片。

作品《满月》

周笔畅与艺术家刘诗园运用听觉和触觉,构建了极细腻的通感场域。14面贯穿空间的“布墙”组成8个柔软狭长的通道。周笔畅为此创作8段音频,并包含一段模仿男性视角和语调的英文朗诵,这封尘封的信件属性为:如果人类登月失败,则会被公开的一封英文信。相对于旋律而言,这些音频更像是背负了某种使命穿越而来的诉说,当声音贯彻在黑暗狭小的私人空间里,听觉作为唯一保留的感知力会变得过分敏锐。这份敏锐使观众产生脱离现实的感觉。这些言说,仿佛是在讲述有关太空梦碎后,我们将如何对现实世界交代的真实往事。

在这个系列空间里,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是否会相逢?其它空间人的身体并不会被看到,他们身体所带来的也许是分隔空间的布帘轻轻漂浮,或由于人体行走挤压空间呈现布凹凸的形态,共同听到细微变化的抒情诗。在感受到他们存在的同时,是否会去遐想他们的感受与思维?即使这样做了,是否又能达到“客观”与“事实”?我们是否能自主选择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解构,再重组,去重新修复我们和世界的关联?

刘诗园:作品中那封信的属性很有意思,是当阿波罗登月计划失败,总统要念给宇航员妻子们的信,我希望笔笔用非常“男性化”的声音来录制,需要有主宰的感觉,并足够激昂,周笔畅完成的很好!我得到了一个很完美的声音素材。

周笔畅:这封信是丈夫写给妻子的,而当月亮被视为女性,登月这个动作,又仿佛意味着男性征服女性,且这封信最终并未派上用场,所以整个故事的线索来自于现实又有一些梦幻的成分,男与女的关系交织在其中,不是对立也不是共同体,非常耐人寻味。

ROOM·4 下弦月

《月亮的距离》

- 梁琛 -

整个展厅设计以“月相”概念为延展,空间设计师梁琛在“包豪斯建筑”框架下,实现了“登月”的壮举。 黑白两颗水平运动的巨型“月球”,透过5个空间对应月相形状的镂空屋顶,实现“月全食”般具有压迫性的视觉挑战,这个作品使得展览的每个空间有着微弱的周期性的光环境“干涉”,观众行走在特定的观展路径中,即置身在抽象与具象构建的多维空间里,在行星相位般的变化中体会客观周期与光影带来的主观体验。

“月相”展览空间

另一组作品中,悬臂所悬挂的水晶玻璃、铜和水银,使悬臂受到重力的干扰产生不同速度的运动,因此构成存在“引力”的轮回机制,呼应天顶圆月。观众在“月相”展览中体验这个不间断的周期运动中的偶然性,个体在与空间对话,与自己的曾经和未来对话,与周笔畅和艺术家们对话。无论你看到的是满月还是被遮挡的残月,这都是月亮的某一结果,我们的情绪和观看视角决定了我们与这一月相的关系。

作品《月亮的距离》

梁琛:我是以建筑师的身份在参与项目,我希望空间能作为一个容器,来承载创作者们表达的属性。且我创作了一个沉默的装置,你们可以理解成是行星的关系在其中,沉默的运动,交代了我的表达。

周笔畅:我很喜欢梁老师的作品,这个沉默的设定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宇宙中实际上是没有声音的。

ROOM·5 峨眉月

《满月》

- 梁曼琪 / 周笔畅 -

艺术家梁曼琪以空间中的静动通过二维绘画表达作为核心线索,借助装置、特定场域绘画、影像、声音甚至是空间中的建筑结构等作为传输媒介,使艺术作品与展览空间相互连接、介入和互补。在其中,周笔畅将再现本次展览概念的灵感来源,其专辑《LUNAR》中曲目的分轨。将其全部解构重组,使7曲混为1曲,浓缩后的作品将试图呈现声音中月相的圆缺轮回。

通过鲜活的视觉语言,打破物理空间中物体间的界限,使线条、色彩和形式由画布延伸到墙面、地面和天顶,并最终进入真实空间中。梁曼琪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感知力回应,平衡画布上充满逻辑性的视觉迷宫。而观众的即兴声音可通过交互装置呈现在作品中,通过“色”与“形”的叠加衍生出不可限定的“场”,贯彻女性细腻的洞察。

梁曼琪:我与笔笔沟通的时候,提出的想法很抽象,觉得可以只通过我的画来创作音乐,而笔笔给了很直接的声音上的回馈,同样是解构已有的属性,这实际上是一种感受上的循环。

周笔畅:语言是有限的,但是我们都习惯在作品中呈现自己的表达,很开心自己的创作和梁老师是有默契的,在作品中我们一起完成了一个统一的表达。

周笔畅×UCCA Lab×5位艺术家

“月相 Lunar Phases”艺术展

11月13日-12月4日

北京798艺术园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 Lab 展出

猜您喜欢
热点MOST POPULAR
  • 以足尖镌刻浪漫史诗,Crocs卡骆驰再度联手Simone Rocha推出全新联名系列鞋款
    以足尖镌刻浪漫史诗,Crocs卡骆驰再度联手Simone Rocha推出全新联名系列鞋款
    全球创新休闲鞋知名品牌,洞洞鞋的先锋Crocs卡骆驰与奢侈时尚品牌Simone Rocha再度合作,推出第三季联名系列鞋款。该系列首度..
  • “都市叙事,轻盈启程”纽芝兰发布春夏系列新品,呈现轻盈治愈的实用主义包袋
    “都市叙事,轻盈启程”纽芝兰发布春夏系列新品,呈现轻盈治愈的实用主义包袋
    时尚包袋品牌NUCELLE纽芝兰于2025年2月正式发布春夏系列。盈盈春日,纽芝兰探索低饱和色彩的疗愈,寻找舒适的新五感,延续逐梦飞..
  • 杜木之香:奢华与大胆的香氛交响曲
    杜木之香:奢华与大胆的香氛交响曲
    本月初,Fragrance du Bois杜木之香正式宣布入驻小红书。这一举措让更多中国香氛爱好者可以与这个曾在海外邂逅的高端小众香氛品..
  • Lee Cooper全球首创32寸喇叭牛仔裤,革命性设计引领全球时尚风潮
    Lee Cooper全球首创32寸喇叭牛仔裤,革命性设计引领全球时尚风潮
    作为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原创牛仔品牌,Lee Cooper自1908年创立以来,始终以卓越的品质和创新的设计引领时尚潮流,并不断突破传统,将..
  • Loro Piana 发布 2025 春夏系列广告大片
    Loro Piana 发布 2025 春夏系列广告大片
    全新 Loro Piana 2025 春夏系列广告大片由 Mario Sorrenti 掌镜,取景自巴西里约热内卢阳光明媚的葱茏户外,探索巴西建筑师奥..